專業從事防爆電氣行業的研究、開發和生產
【2025年8月25日,行業觀察】
隨著石化、醫藥、軍工等高危行業持續擴產,防爆小屋的需求量在過去一年中增長近三成。業內普遍認為,新一輪需求高峰已經到來,但“誰能在安全、交付與智能化三條賽道上同時領先”仍是市場最關心的問題。
一、政策加碼,技術門檻抬升
新版《爆炸性環境用電設備通用要求》將于明年一季度正式實施,新增了對密封壽命、應急通風和靜電導出的量化指標。多家頭部企業已提前布局,將小屋主體材料升級為航空級鋁合金復合板,并引入“無火花接地系統”,使防爆等級從傳統的Ex dⅡBT4提升至Ex dⅡCT6。業內人士透露,新標準實施后,預計有20%的小型制造商將被淘汰。
二、“交鑰匙”安裝服務成競爭焦點
相比過去單純的設備銷售,用戶現在更看重“到貨即投產”的一站式解決方案。主流廠商普遍把現場勘查、基礎施工、管線預埋、第三方防爆檢測全部納入合同范圍,工期從原來的8–10天壓縮至3–5天。為降低現場動火風險,模塊化吊裝技術也被廣泛應用:小屋在工廠完成90%的預裝,現場僅需“拼積木”式對接,施工安全系數與效率同步提升。
三、智能化功能走向標配
在走訪的十余個項目現場,近七成的新建防爆小屋已配備遠程環境監測系統。溫度、濕度、可燃氣體濃度等數據可實時上傳至企業DCS或云平臺,一旦出現異常,系統自動切斷非防爆回路并啟動聲光報警。部分企業還加入了人臉識別門禁與電子巡檢功能,既滿足安監部門的“人員在崗”審計需求,又減少了常規巡檢帶來的潛在風險。
四、市場集中度提升,用戶選擇更看重“軟實力”
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國內具備全鏈條服務能力的專業廠商不足二十家。用戶在招標階段除了關注價格與防爆等級,也越來越重視企業的“軟實力”:
? 是否具備ATEX、IECEx、CQST多重認證;
? 是否能提供三年以上的整機質保及終身應急技術支持;
? 是否擁有覆蓋主要化工園區的本地化服務網點。
一位央企采購負責人表示:“過去只看誰家價格低,現在更擔心服務跟不上。一旦小屋停機,下游裝置每小時的損失可能高達數十萬元。”
五、行業展望:從“安全容器”到“智慧工作站”
業內專家預測,未來三年防爆小屋將沿著“輕量化、模塊化、數字化”三大方向持續迭代。輕量化可降低吊裝成本;模塊化支持功能擴展,如后期加裝空調或正壓系統;數字化則讓防爆小屋從單一的“安全容器”升級為“邊緣計算節點”,為企業的安全生產大數據提供第一手現場數據。
結語
隨著政策、技術與市場需求的“三力合一”,防爆小屋產業正迎來新一輪洗牌。誰能率先完成從設備制造商到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,誰就能在下一輪競爭中占得先機。對于終端用戶而言,把目光從“一次性采購成本”轉向“全生命周期安全與效率”,或許才是避免踩坑、實現長期價值的關鍵。
沒有相關信息
添加微信報價
Copyright ? 南陽市易啟防爆電氣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備案號:豫ICP備2023008816號-1營業執照